咨询电话:13923158716
水稻立枯病的防治

作者:admin  时间:2020-07-15 11:05  人气:

 
水稻立枯病的防治
 
水稻在长江中下游地区,是大面积种植品种,有单季、双季和三季稻。水稻是国家储备粮的根本粮食,各级农业部门都非常重视水稻种植!
水稻的绵腐病和立枯病是两种常见的病害,在早稻种植更易发生!今天主要讲一讲立枯病的防治:
水稻立枯病是水稻苗床期容易大面积发生的病害之一,病害主要出现在一叶一心到两叶期。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水稻立枯病的防治方法。

立枯病表现症状:
芽腐:
出苗前或刚出土时发生,幼苗的幼芽或幼根变褐色,病芽扭曲、腐烂而死。在种子或芽基部生有霉层。
针腐:
多发生于幼苗立针期到2叶期,病苗心叶枯黄,叶片不展开,基部变褐色,有时叶鞘上生有褐斑,病根也逐渐变为黄褐色。种子与幼苗基部交界处生有霉层,茎基软弱,易折断,育苗床中幼苗常成簇、成片发生与死亡。
黄枯:
多发生于幼苗2.5叶期前后,病苗叶尖不吐水,叶色枯黄、萎蔫,成穴状迅速向外扩展,秧苗基部与根部极易拉断,叶片打绺。在天气骤晴时,幼苗迅速表现青枯,心叶及上部叶片“打绺”。幼苗叶色青枯,后整株萎蔫。
发生原理:
低温、阴雨、光照不足是诱发立枯病的重要条件,其中低温影响最大。在低温条件下,幼苗抗病能力降低,有利于病害发生。气温过低,对病原菌发育和侵染影响小,但对幼苗生长不利,根系发育不良,吸收营养能力下降,更有利于病害发展。如天气持续低温或阴雨后暴晴,土壤水分不足,幼苗生理失调,病害发生加重。

水稻立枯病属于土传病害。是由多种病原菌侵染而引起的,丝核菌和镰刀菌等水稻立枯病病原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,均为弱寄生菌,一般能在水中或土壤内营腐生活。这类病菌致病性不强,它们一般不易侵染健壮的幼苗,只有当天气不良和管理不当,致使秧苗生长弱、抗性降低后,各种弱寄生菌才得以趁虚而入并传播蔓延。因此,秧苗素质差、生长弱、抗病抗逆性差是发生立枯病的直接原因。

预防措施:
防治立枯青枯病要以防为主,防治结合。
1、精心选种与晒种。提高催芽技术,防止种子受伤,提高种子生命力和抗病力。
2、适期播种,播种密度不要过大。经验表明,应在夜温最低温度8度以上播种,不要盲目抢早。在实际生产中,农民为了节省农膜等生产成本,以及考虑到出苗率、插秧机插秧等原因,往往会加大播种量。这是一个误区!
3、提前预防。在水稻秧苗1.5-2叶期时,就要开始喷施预防立枯青枯病的药了。
4、苗床管理。要做好防寒、保温、通风、练苗等环节的工作,提高幼苗抗病力,防止和减轻立枯病、恶苗病的发生。
5、加强田间管理。要做好防寒、保温、通风、炼苗环节,做到前保(出苗前保温)、中控(出苗后至2.5叶期控温)、后炼(3叶期至插秧前调温通风),提倡稀插早育苗,控制温湿度不徒长。一叶一心期保持温度25-28度,尽量少浇水,第2叶期后必须使其逐渐适应寒冷条件,22-25度,三叶一心期温度不超过25度,土壤水分充足,但不能过湿。3叶期后白天应揭膜通风锻炼,夜间如果无霜冻也要揭膜使之经受低温,这样才可以培育出抗寒力强的壮秧。
 
 



Copyright © 广州市生升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 地址/Add: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花卉博览园内   电话/Tel:13923158716    粤ICP备15032636号-1